在“雙碳”目標推動下,中國對清潔能源的需求持續攀升。近日,中俄森林資源合作工作組在武漢達成重要共識——雙方將共同優化俄羅斯燃料顆粒的對華出口流程。這一突破性進展,意味著受限多年的燃料顆粒進口有望迎來轉機。
中方表示愿與俄方一道,進一步加強森林資源開發和利用領域的政策溝通,支持地方間合作,支持企業發展,優化營商環境,推動林業機械裝備升級,提高生產效率,切實幫助雙方林業企業解決存在的困難,加強綠色低碳領域合作交流,為兩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創造條件。
隨著碳中和進程加速,中國生物燃料年消費量正以15%-20%的速度增長。但市場準入取決于嚴苛的環保認證,目前僅少數俄羅斯企業(如Segezha)通過歐盟可持續標準(SBP)認證,具備出口潛力。
俄羅斯頭部企業Segezha集團表示,其生產的顆粒燃料通過國際認證,年產能40萬噸,可滿足中國市場的品質需求。
俄羅斯工貿部數據顯示,2024年對華林業產品出口額預計突破66億美元,伊爾庫茨克州和阿爾漢格爾斯克州成為主要供應地。顆粒若成功“正名”,將成為繼木材、紙漿后的又一重要增長點。
中國生物質顆粒機設備市場與技術發展
市場規模與競爭格局
中國生物質顆粒機市場快速擴張,2024 年產量達 800 萬臺,市場規模約 650 億元,預計 2030 年將突破 1500 億元。技術方面,智能化控制系統、高效燃燒技術成為主流趨勢。
設備類型與產能
生物質顆粒機分為小型(80-450kg/h)、中型(1-3 噸 /h)和大型(5 噸 /h 以上)生產線,價格從 1.4 萬元到30 萬元不等。例如,山東金格瑞機械的 SZLH660 型號產能達1.8-2噸/h,功率132kw,適用于木屑、秸稈等多種原料。
出口與國際競爭力
中國生物質顆粒機憑借性價比優勢,2025 年出口量預計達 50 萬臺,占全球市場 35%,主要銷往東南亞、非洲等地區。
俄羅斯木顆粒進口與中國自產自用生物質顆粒的發展,既是應對 “雙碳” 目標的重要舉措,也是推動循環經濟的關鍵路徑。俄羅斯憑借資源和認證優勢鞏固出口地位,中國則通過設備創新和政策激勵實現生物質能源自給。
友情鏈接
服務熱線
:0531-81293366手機
:17866977596傳真電話
:0531-81293377公司地址
: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城東工業園金格瑞抖音號
獲取報價